秋高气爽 阳光和煦今天是广医67周年校庆日恰逢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召开之际学校举行青春校园跑以及“校友回家”系列活动与全校师生及海内外校友喜迎全运盛事 共庆广医校庆!青春校园跑 喜迎全运会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副校长周麟,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与志愿者在赛前合影11月8日,“激情全运,活力广医”广州医科大学2025年青春校园跑活动正式开跑。活动由学校团委、体育部主办,校学生会承办。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副校长周麟,...
“期待师生依照两位教授的期望来治学和深耕!”在杜应秀梁希若基金成立27周年暨增资捐赠仪式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教授杜如虚动情地说。杜应秀教授、梁希若教授是曾为广州医科大学作出重要贡献的知名学者,梁希若教授及家人于1998年向学校捐赠100万元,设立基金用以奖励广医优秀学子和资助有困难的学生。杜应秀梁希若基金增资捐赠签约仪式今年,两位教授的后人杜如虚院士及家人决定向广州医科大学“...
11月3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广州市医疗高地项目建设经验交流会暨第二批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等项目通报授牌活动”。根据活动上的通报,广州医科大学共有5个项目入选广州市第二批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立项名单,10项成果入选广州市重大临床医疗成果名单。广州市第二批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立项名单(红框为广医入选项目)广州市重大临床医疗成果名单(红框为广医入选成果)广州市卫生健康委遴选的第二批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建设项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思政教育实效,11月4日上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在番禺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曾颖如,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胡丙杰,副校长李建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备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叶稳安主持。会议在番禺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叶稳安副书记主持会议刘涛教授作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涛教授以《...
10月31日-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决赛在南京大学举行。广医学子敢于挑战,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在国赛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主体赛特等奖1项,实现了学校在“挑战杯”竞赛主体赛国家级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广医学子也荣获主体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以及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全国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广医参赛团队合影荣获全国特等奖的作品为《神“基”...
十年前,广医番禺校区正式启用,大批师生从越秀校区搬迁至番禺校区。许多广医学子也在这里开启了他们学习成长的故事。 在本文中,2013、2014级校友刘冠俊与何丽婷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在广医相知、相识、相恋的故事。10年后,他们计划再次回到广医读研,续写两人在广医学习、成长、恋爱的故事。
在本文中,1990级校友邓煜辉娓娓道来与广医多年的情缘,回忆自身参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广医人奔赴江西九江灾区开展义诊。本文为广医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历史增添了来自亲历者的宝贵记载。
幸福就是“获得”与“感恩”两个圆圈重叠的部分。重叠得越多,幸福就越多,所以,懂得感恩的人最幸福! 怀念那年岁,不仅仅是喜悦和甜蜜的回忆,更是幸福和永恒的感恩。 在母校,我燃烧了激情,锤炼了意志,丰盈了内涵,充实了阅历,收获了感动。这种感动,让我在自己的生命之河中,能够始终以一份明净、清宁的心境,行走于感恩,穿梭于宽容,悦然于生活。
从1987年入学就读广医,毕业后一直在广医一院工作,至今我已与广医结下了37年的缘分。求学期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至今使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毕业后在附院工作,特别是在钟南山院士的指导和带领下,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的历程,激励着我保持昂扬的战斗姿态,永不言弃,勇往直前。
当时的教学楼是我们和校长、书记一起挖地基建的。 这是广医的创校元勋,姚碧澄教授。 哈哈哈,这是你的老公,认不出来呀?
我与广医的缘分,始于2003年。 当年非典来袭,面对未知的病毒,全国笼罩在恐慌之中。我第一次在新闻中知道了抗非英雄——钟南山院士,了解到广州医学院,那时,广医就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 3年后,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毅然填报了广州医学院。
给我带来较大影响的是卫生经济学这门课程。课上,教授告诉我们:“我上课的目的不是希望你们能够马上掌握格罗斯曼模型(Grossman Model),你无法马上记住这个模型也没关系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希望你们能够用新的视角去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作为广医教师,我将积极投身于培养新一代青年呼吸病学骨干的工作中,着力打造有水平、有作为的青年学术团队。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妙手慧心:广州医科大学师生书画作品集/唐小平赵醒村主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5.3.ISBN 978-7-5668-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