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glish
  • 首页
  • 广医要闻
  • 菁菁校园
  • 院系风采
  • 附院经纬
  • 媒体广医
  • 学术科研
  • 融媒之窗
  • 校园文化
    • 光影广医
    • 医路回声
    • 书香广医
  • 专题专栏
学校主页 English
  • 首页
  • 广医要闻
  • 菁菁校园
  • 院系风采
  • 附院经纬
  • 媒体广医
  • 学术科研
  • 融媒之窗
  • 校园文化
    • 光影广医
    • 医路回声
    • 书香广医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

  • 广医要闻
  • 菁菁校园
  • 院系风采
  • 附院经纬
  • 媒体广医
  • 学术科研
  • 融媒之窗
  • 校园文化
    • 光影广医
    • 医路回声
    • 书香广医
  • 专题专栏
  • 122022-11

    冯杜教授团队发现线粒体DNA释放促炎的新机制

        线粒体DNA的释放在多种炎症相关疾病进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均只探索了线粒体DNA穿过线粒体外膜而到达细胞质的具体机制,但是对于其如何穿过线粒体内膜,目前仍不清楚。    近日,我校基础医学院冯杜教授团队发现线粒体内膜蛋白Prohibitin1(PHB1)下调后,促进SPG7相关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进而导致线粒体DNA释放。释放至细胞质中的线粒体DNA进一步激活炎症小体以及cGAS-...

  • 122022-11

    广东省蛋白质修饰与降解重点实验室团队连续发表系列成果

    本网讯 近日,我校基础医学院研究团队在《The EMBO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Oncogene》等国际知名期刊连续发表多项研究成果。冯杜教授团队发现线粒体DNA释放促炎的新机制线粒体DNA的释放在多种炎症相关疾病进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均只探索了线粒体DNA穿过线粒体外膜而到达细胞质的具体机制,但是对于其如何穿过线粒体内膜,目前仍不清楚。近日,我校基础医学院冯杜教授团队发现线粒体内膜蛋白Prohib...

  • 112022-11

    余细勇-梁璐、张灵敏课题组:肺腺癌表观遗传调控研究新进展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致命的癌症之一,超过60%的患者为肺腺癌。肺腺癌的常规治疗,如化疗、放疗和手术切除等治疗效果有限,对患者有明显的副作用。先前的研究报道,由于miRNA启动子区域的CpG岛的DNA甲基化改变了肿瘤抑制特性,并且miR-126-3p在许多类型的人类癌症中经常被下调。最近,我院梁璐、余细勇、张灵敏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IF=41.4)发表研究文章“The reversion of DNA methylation-induced miRNA silence via ...

  • 052022-11

    Adv Sci | 李斌团队发现特异性靶向β-catenin的肠癌治疗药物及作用机制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020年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的十分之一。大多数的结直肠癌患者表现出Wnt/β-catenin途径的过度激活,针对Wnt/β-catenin通路开发合适的抑制剂逐渐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前沿热点。但目前为止,仍然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运用国内外医学生物学的最新进展,结合各学科的最新科学技术,发展有效的、毒副作用小的Wnt/β-catenin抑制剂,将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

  • 022022-10

    余细勇-张灵敏课题组:多功能人工外泌体作为高效药物载体取得系列进展

           外泌体是内涵体来源,经由多泡体与质膜融合以后释放到细胞外的,直径介于50-150 nm之间的膜性囊泡状小体。外泌体是细胞间物质和信号通讯的重要载体,这启发人们将其开发成新型药物递送载体。然而,天然外泌体分离方法步骤繁多、分离效率低、组分不纯。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外泌体的内容物及表面蛋白与细胞的种属、分化程度、状态等各种条件紧密相关。受这些条件的限制,人们很难重复性地获得大量结构属性一致外泌体,这就...

  • 112022-08

    广医团队研究证明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后的病毒核酸复阳是安全的

    广医在线讯 7月26日,我校附属市八医院唐小平、李锋团队和广州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艳、柯昌文团队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洲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杂志发表题为“ Characteristics of SARS-CoV-2 Delta Variant-infected Individuals with Intermittently Positive Retest Viral RNA after Discharge” 的研究论文。病毒核酸复阳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群体中常发生的一个特殊现象。出...

  • 132022-07

    我校研究团队发现灭活疫苗接种可明显降低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突破性感染的肺部损伤

        广医在线讯 7月9日,我校附属市八医院李锋研究员、唐小平教授、刘晋新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mune profile alterations in vaccinated individuals with breakthrough Delta SARS-CoV-2 infe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全面分析了接种一剂或两剂灭活疫苗的Delta VOC突破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免疫谱变化,发现尽管病毒复制水平很高,但两剂疫苗可以保护患者肺部免受 De...

  • 052022-07

    金域检验学院团队联合有关单位为疑难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新思路

    广医在线讯 近期,我校金域检验学院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金域医学集团、我校附属第二医院合作,依托广州市传染性疾病临床快速诊断与预警重点实验室,为易误诊性裂头蚴病、罕见性蛇形毛圆线虫感染、新冠合并疟疾感染等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新思路。相关成果形成三篇文章,连续发表于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一是提出利用超声影像结合分子生物学对易误诊性裂头蚴病进行诊断的新方法,文章题为 “Ult...

  • 262022-05

    附二院科研团队发现PKD1基因为新的癫痫致病基因

        广医在线讯 近日,附属第二医院青年学者团队首次发现与多囊肾相关的基因PKD1复合杂合突变可导致热性惊厥及其相关性癫痫,是一个新的癫痫致病基因。该团队通过对一组热性惊厥/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患者进行三人组基因全外显子测序,在8个病人中发现8对复合杂合PKD1错义突变。这8个病人具有相同的共性,均在幼儿期以热性惊厥起病,发作稀少,无需用药或对抗癫痫药物反应好,预后较好。‍‍​    该研究成果《Recessive PKD1...

  • 242022-04

    我校研究成果再度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广医在线讯 近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院士团队成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临床诊治及机制研究”入选其中。这是继冉丕鑫教授团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干预”登上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后,广医再度有成果入选。‍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与央视连线表示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    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钟南山院士作为...

共171条 首页上页1...678910...18下页尾页
  • 关注视频号

  •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粤ICP备05008871号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