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glish
  • 首页
  • 广医要闻
  • 菁菁校园
  • 院系风采
  • 附院经纬
  • 媒体广医
  • 学术科研
  • 融媒之窗
  • 校园文化
    • 光影广医
    • 医路回声
    • 书香广医
  • 专题专栏
学校主页 English
  • 首页
  • 广医要闻
  • 菁菁校园
  • 院系风采
  • 附院经纬
  • 媒体广医
  • 学术科研
  • 融媒之窗
  • 校园文化
    • 光影广医
    • 医路回声
    • 书香广医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

  • 广医要闻
  • 菁菁校园
  • 院系风采
  • 附院经纬
  • 媒体广医
  • 学术科研
  • 融媒之窗
  • 校园文化
    • 光影广医
    • 医路回声
    • 书香广医
  • 专题专栏
  • 252024-02

    附属市八医院李凌华教授团队共同发现血栓形成新机制

    本网讯 2月23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思凡、任萌教授团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李凌华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梓伦教授团队、广州海关技术中心戴俊教授团队、深圳技术大学黄炳顶教授团队以及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卢宇彤教授团队等,在Cell Metabolism上共同发表血栓形成机制研究论文Gut microbial co-metabolite 2-methylbutyrylcarnitine exacerbates thrombosis via binding to and activating integrin α...

  • 202024-02

    我校药学院赵军锋、胡隆团队在JAC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本网讯 我校药学院赵军锋、胡隆团队在多肽合成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以无保护氨基酸为原料的多肽合成。多肽药物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增长点。除少数多肽药物可通过生物合成外,大部分多肽药物是通过曾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固相多肽合成技术来制备的。但传统多肽化学合成必需以氨基预先保护的氨基酸为原料,肽链每延长一个氨基酸就“额外”增加“保护”与“去保护”两步操作,造成多肽合成步骤冗长,产生大量的化学废物等问题,...

  • 182024-02

    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杨子峰团队一项研究成果登上柳叶刀子刊

    本网讯 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杨子峰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和中南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的一项昂拉地韦(Onradivir,研发代号:ZSP1273)治疗成年急性无并发症甲型流感感染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II期试验,以考察该候选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结果以研究论文“Efficacy and safety of onradivir in adults with acute uncomplicated influenza A infection: a multi-center, double-...

  • 032024-02

    我校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科研团队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

    本网讯 近日,广州出生队列以The Born in Guangzhou Cohort Study Enables Generational Genetic Discoveries为题在Nature杂志上发布了一项关于健康在母婴两代间传递的开创性研究成果,揭开了遗传差异和宫内秘境对子代健康影响的神秘面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邱琇和夏慧敏为论文通讯作者。广州出生队列(The Born in Guangzhou Cohort Study, BIGCS)是中国大型普通人群亲子前瞻性队列,是目前全国入组人数最多、随访管理完善的出生队列,...

  • 252023-12

    赵金存教授团队开发针对三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的新型广谱纳米颗粒疫苗

    本网讯 近20年来,三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SARS-CoV、MERS-CoV、SARS-CoV-2)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和流行,严重威胁世界各地人民的生命健康,针对多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的广谱疫苗开发一直是研究热点。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实验室赵金存团队与国内外多家单位合作,构建三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三联体纳米颗粒疫苗,并且在小鼠和食蟹猴模型中评价该广谱疫苗的免疫原性以及广谱保护效果。相关成果“Mosaic RBD nanoparticles elicit protective ...

  • 202023-11

    Nature子刊发表广医团队关于医患共享决策量化模型研究成果

    本网讯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刘俊荣教授、吕玉文博士后团队的研究成果“Construction of a Shared Decision-Making Model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 in China Based onSelection Preferences”在Nature子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HSSC)上发表。该研究创新性构建了一个针对中国文化语境的医患共享决策(SDM)量化模型。这一研究,为理解和改进中国医患间的决策协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 192023-11

    广医团队成功构建干扰素通路人源化小鼠模型并研究干扰素治愈乙肝机制

    本网讯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李锋教授、唐小平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立国教授团队和深圳三院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张政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慢乙肝干扰素功能性治愈研究的最新成果:“Interferon stimulated immune profile changes in a humanized mouse model of HBV infection”。该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能真实应答人干扰素的huIFNAR小鼠模型;分析得到人干扰素的组织特异性应答谱;...

  • 032023-11

    广医-广州生物院联合生科院在蛋白乳酸化修饰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刘兴国研究员、李林鹏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Lactate and protein lactylation: the ugly duckling of energy as the sculpture artist of proteins”作为Science Bulletin封面文章发表。该文章介绍了能量代谢的“丑小鸭”——乳酸,作为“蛋白雕塑的艺术家”进行蛋白乳酸化修饰的机理,及其在生理和病理中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蛋白乳酸化修饰的研究方向与未来可能的研究范式。...

  • 182023-09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范小英团队开发scGTP-seq同时检测单个癌细胞中ecDNA及结构变异和转录组结果

    癌细胞通常表现出大规模的基因组变异,其中包括出现染色体外环状DNA(ecDNA)和大尺度结构变异(SV),先前的报道已经指出这些变异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高度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ecDNA在肿瘤中的作用。ecDNA是一种存在于染色体外的染色质元件,其中携带有癌基因和耐药基因。ecDNA具有高度扩增特性,可导致癌基因和耐药基因的表达升高,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发育和进化。此外,ecDNA的不均匀的分离还能导致癌细胞的异质性,...

  • 132023-09

    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Jean-Luc Imler/蔡华团队发现调控果蝇抗病毒免疫的新环状二核苷酸

    本网讯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Jean-Luc Imler/蔡华团队与美国哈佛医学院Philip J. Kranzusch教授团队、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在Immunity上发表文章,揭示cGAS like receptors(cGLRs)在进化上相距5000万年的果蝇物种间迅速进化,病毒感染可以诱导cGLR产生至少四种CDNs,包括之前未知的2'3'-c-di-GMP,后者在多种果蝇中比先前发现的cGAMP具有更强的激活STING的功能。cGAS-STING通路通过产生环状二核苷酸(...

共176条 首页上页1...45678...18下页尾页
  • 关注视频号

  •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粤ICP备05008871号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