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刘俊荣教授、吕玉文博士后团队的研究成果“Construction of a Shared Decision-Making Model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 in China Based onSelection Preferences”在Nature子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HSSC)上发表。该研究创新性构建了一个针对中国文化语境的医患共享决策(SDM)量化模型。这一研究,为理解和改进中国医患间的决策协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本网讯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李锋教授、唐小平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立国教授团队和深圳三院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张政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慢乙肝干扰素功能性治愈研究的最新成果:“Interferon stimulated immune profile changes in a humanized mouse model of HBV infection”。该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能真实应答人干扰素的huIFNAR小鼠模型;分析得到人干扰素的组织特异性应答谱;...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刘兴国研究员、李林鹏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Lactate and protein lactylation: the ugly duckling of energy as the sculpture artist of proteins”作为Science Bulletin封面文章发表。该文章介绍了能量代谢的“丑小鸭”——乳酸,作为“蛋白雕塑的艺术家”进行蛋白乳酸化修饰的机理,及其在生理和病理中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蛋白乳酸化修饰的研究方向与未来可能的研究范式。...
癌细胞通常表现出大规模的基因组变异,其中包括出现染色体外环状DNA(ecDNA)和大尺度结构变异(SV),先前的报道已经指出这些变异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高度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ecDNA在肿瘤中的作用。ecDNA是一种存在于染色体外的染色质元件,其中携带有癌基因和耐药基因。ecDNA具有高度扩增特性,可导致癌基因和耐药基因的表达升高,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发育和进化。此外,ecDNA的不均匀的分离还能导致癌细胞的异质性,...
本网讯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Jean-Luc Imler/蔡华团队与美国哈佛医学院Philip J. Kranzusch教授团队、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在Immunity上发表文章,揭示cGAS like receptors(cGLRs)在进化上相距5000万年的果蝇物种间迅速进化,病毒感染可以诱导cGLR产生至少四种CDNs,包括之前未知的2'3'-c-di-GMP,后者在多种果蝇中比先前发现的cGAMP具有更强的激活STING的功能。cGAS-STING通路通过产生环状二核苷酸(...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鳞癌高发地区,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30%,肿瘤转移是食管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近来,钙离子 (Ca2+)稳态在调节癌症发生中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增加Ca2+流入来激活许多信号级联通路。然而,肿瘤转移中Ca2+通量和Ca2+依赖性信号传导的功能和调节网络仍然存在很大程度的未知性。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许雯雯团队在《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 ...
近日,我校药学院易伟教授联合上海科技大学许红涛研究员、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赵金存教授、广州实验室彭伟研究员、药学院余细勇教授等团队在Cell姐妹刊《Chem》在线发表了题为“Organo-Se BTSAs-enabled performance: From racemic and asymmetric synthesis to click chemistry application”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16/j.chempr.2023.07.022)。我院周志副研究员、2019级硕士生吴烈鑫及上海科技大学的顾宇昂、王岩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气道黏液分泌增加、气道重构和支气管高敏感性。据统计,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患病人数约为4570万。预计到2025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的哮喘患病人数将增至40亿,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由于无法完全避免接触致敏原,过敏性哮喘通常难以完全治愈。反复发作的呼吸道过敏和哮喘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深入阐明哮喘致敏的发病机制,并早期进行预防和干预,是哮喘诊治的关键。...
本网讯 近日,我校何建行教授团队联合克利夫兰诊所鲍仕登教授团队,在Cancer Cell 在线发表题为“CD44+ lung cancer stem cell-derived pericyte-like cells cause brain metastases through GPR124-enhanced trans-endothelial migration”的研究论文。恶性肺癌在组织学上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和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15%)。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肺腺癌(ADC)、鳞状细胞癌(SCC)和大细胞癌。大约50%的肺癌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发生脑转移。...
本网讯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凶险的原发性脑肿瘤类型。近年来,尽管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中取得了显著突破, 但GBM患者的响应却非常有限,开发针对GBM的新治疗策略迫在眉睫。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是GBM特有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包含了大量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1。尽管有研究显示调控TAMs的策略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但这些策略在临床试验中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可能是现有的TAMs靶点不够理想2。因此,科学家们仍在努力寻找新的基于TAMs调控的治疗策略及理想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