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日前,广医二院神经外科开展的脊髓电刺激促醒手术(SCS)成功唤醒了一名昏迷半年的“植物人”。
生命被按下暂停键
2023年8月,39岁的张先生(化名)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随后意识丧失,送医后确诊“自发性脑干出血”,在当地进行了血肿清除手术。术后,患者的生命保住了,但是却陷入了持续的昏迷。突发的疾病给这个家庭带来打击,但是家人们依然不愿放弃。
2024年1月,患者家属带着患者辗转来到广医二院寻求“唤醒”的机会。入院时,患者中度昏迷(GCS评分7T),即对外界刺激仅能做最简单的躲避反应,完全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
重启生命的奇迹
神经外科团队在经过专科体查、影像学检查、量表评估、脑电图监测、电生理神经功能监测等一系列专业的脑功能评估之后,确定患者处于微小意识状态(减)(MCS-)。
这种情况下,虽然促醒手术效果不确切,但家属表示“哪怕有一丝醒来的希望,也要尽力尝试”。于是,神经外科王业忠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促醒计划。
团队首先为患者进行无创神经调控--经颅磁刺激治疗1个疗程(20天),疗程结束后,复查电生理显示双侧脑干功能均较前改善,双上肢及左下肢感觉传入均有好转。于是神外团队又为患者进行了短程脊髓电刺激治疗。
手术后48小时,医生为患者进行“开机”,电刺激器开始工作,患者呈现轻微的痛苦表情,经过神外团队精准程控、个体化康复,加上家属无微不至的照顾、与患者对话,接下来的8天里,患者从按嘱摆动手指到跟家属有眼神的交流,一步步变化令人惊喜!
术后第12天,患者神志转清,可按嘱活动,相关检查评估也提示神经功能转好。目前患者已进行永久脊髓电刺激器植入,即将出院。
神奇的“脊髓电刺激促醒手术”
我国现有至少30万到50万意识障碍患者(即植物人患者),而且每年新增患者超过10万,年累计医疗开支达300-500亿元。大量的患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也是当今世界医学难题之一。
目前在意识障碍中应用的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分为有创神经调控和无创神经调控。脊髓电刺激手术(SCS) 通过在颈部脊髓上(约C2-C4的位置)放置一个电极,这个电极会发出微弱的电脉冲,这些电脉冲会沿着神经向上传递至大脑。刺激大脑皮层,会增加脑部的血液流动,增强意识冲动及脑电活动,使大脑更加活跃。简单来说,这些电脉冲可以帮助大脑更好地工作并提高患者的清醒程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帕金森氏病、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扭转痉挛、颅内异物以及脑深部病变活检取出等功能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单位之一。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立体定向手术操作及规划系统,术中脑电图、电生理监测系统等设备,紧跟世界最新前沿科学研究。开展术中唤醒、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昏迷唤醒,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VNS)及微血管减压术、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伽玛刀综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等多项高新技术。功能神经外科专业组团队成员包括3名高级职称医生、2名博士后科研人员以及多名专科护士。近几年完成相关手术1000余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及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