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感染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发布者:-- 编辑:梁凯涛 发表时间:2016-06-21 来源: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浏览次数:

   

  广医在线讯 近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广州医科大学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共建)的赵金存教授与美国爱荷华大学Stanley Perlman教授合作,在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成果首次证实在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感染过程中气道记忆性CD4+ T细胞(Airway memory CD4+ T cell)的重要作用,并成功应用于呼吸道冠状病毒疫苗的开发。该成果于2016年6月7日在线发表于免疫学顶尖杂志Immunity(影响因子24)上。

  近十几年来,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已造成两次重大的疫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03年SARS疫情传播到29个国家,共感染8422人,死亡率约为8%。2012 年MERS的出现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新挑战。截止到2016年5月16日,已有 1733 例实验室确诊感染,其中 628 例死亡,死亡率约为 40%。MERS传播到包括我国在内共2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仍在流行中。

  针对如此严峻的呼吸道冠状病毒威胁,赵金存教授及其合作团队利用新型疫苗载体表达呼吸道冠状病毒CD4+ T细胞表位,在小鼠气道内诱导病毒特异性记忆性CD4+ T细胞,并发现此群细胞长期驻留于气道内,感染后可第一时间通过分泌γ干扰素激活STAT1分子介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并活化CCR7和CXCL9-11趋化通路,提高肺内病毒特异性CD8+ T细胞反应,有效清除病毒感染细胞,促进疾病转归。更为重要的是此CD4+ T细胞表位在不同呼吸道冠状病毒、人类及动物间保守,可诱导产生同时针对MERS和SARS冠状病毒的交叉保护性T细胞应答。此发现具重要意义,为未来人类多能型呼吸道冠状病毒疫苗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