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院经纬

附三院研究团队全球首次利用干细胞+3D打印技术修复受损“丁丁”

发布者:-- 编辑:梁凯涛 发表时间:2020-06-11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浏览次数:

  广医在线讯 “丁丁”受损了居然可以再生修复?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安庚教授团队的一项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可能性和未来临床应用的前景。

  近日,安庚教授团队全球首次利用干细胞+3D打印技术成功修复阴茎海绵体缺损,有效修复了缺损的兔阴茎海绵体,恢复其阴茎勃起和射精功能,并完成子代的生育。研究成果于6月1日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为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安庚主任联合华南理工大学施雪涛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毛传斌教授等,共同研究构建了具有多尺度多孔结构的仿生3D打印水凝胶支架,制备了在结构和力学上与天然海绵体匹配的生物材料。

  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个“生物工程血管化阴茎海绵体”植入海绵体缺损的雄兔身上。3D打印海绵体生物支架显示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由水凝胶生物支架中的诱导的新生血管有效修复海绵体的损伤部位,并促进新血管的形成,最终修复了缺损海绵体组织。经过形态学评估和海绵体内压测试,修复后的海绵体具有非常好的组织弹性和收缩能力,这意味着雄兔阴茎的“勃起和射精功能”得到了恢复。

  研究人员将经历了海绵体损伤修复的雄兔和雌兔混合,在4个月内,连续分娩了小兔子,进一步证实了其生理功能和生殖能力的恢复,完成了子代生育。该研究是全球首次利用干细胞及3D打印技术成功修复阴茎海绵体缺损,使兔子恢复勃起和射精功能,并恢复生殖能力、生育子代。

  干细胞+3D打印技术的修复策略对阴茎海绵体重建、恢复男性生殖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仍在动物实验阶段,我们希望未来十年内,能够应用于临床,真正帮到那些阴茎畸形、发育异常和阴茎海绵体损伤的男性。”安庚说道。

  此外,该研究迈出了开发血管化生物工程支架库的重要一步。除了修复阴茎海绵体组织缺损外,这类3D打印生物支架还具有修复其他富含血管组织的潜力(如皮肤、心肌组织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