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在线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作为国家级助产士培训基地,2022年5月16日上午迎来了10多名省内外多家医院选派的优秀助产士学员,这是医院开展的第二期全国专科助产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培训班,妇产科陈云护长、产房胡静护长、产房总带教老师钟演珠以及各区带教在接待会上,介绍了医院的概况、尤其是产科工作的开展情况,使她们了解了医院深厚的保健文化底蕴及产科护理特色,并根据协会要求、带教经验及学员需求,认真制订了临床实践计划。6月10日,为期4周的实践培训圆满完成,并在员工培训中心2号会议室举办了实践总结汇报会。

此次助产士培训依照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下发的临床实践要求,结合医院特色,为学员们制定了科学合理、详细规范的教学计划。为期4周的培训主要涵盖了产房、产前、产后、高危产科、新生儿科、助产士门诊、妊娠期糖尿病门诊等多个科室,从理论授课、临床实践、模拟演练3个层面进行。按照专科助产士实践培训要求,重点安排在妊娠期保健技能、分娩期保健技能、产后保健技能、新生儿保健技能、公共卫生保健与综合能力五大模块临床培训工作。培训过程中,科室精心安排,专职带教老师倾囊相授,学员积极配合认真学习,使各项带教学习圆满完成。
按照临床实践计划,学员们在产科门诊跟随医生出诊学习妊娠期合并症以及并发症的识别、管理和疾病管理方法,同时分组到助产士门诊、高危护理门诊、遗传病学咨询室、分诊室、糖尿病营养门诊、产后门诊、孕妇学校等特色门诊见习。在实践过程中,学员们认真学习孕期保健技能评估技术,并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问题积极查阅文献、虚心请教,了解最新学术前沿,解答患者疑问并制定个案照护计划。
在高危产科的临床实践中,学员们学习了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流程,液体容量复苏,快速反应团队建立与应用,危重症产妇的转运。在实践过程中,学员们针对临床所遇到的高危重症产妇进行病例讨论,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床边查房,课后也积极查阅文献和资料进行个案管理报告书写。
在爱婴区的临床实践中,学员们学习了产后门诊,母乳门诊的相关知识,新生儿误吸流程,GDM患儿低血糖的处理,产后宣教,教学培训等。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产后病人的护理观察和母乳喂养指导、出院指导。
在新生儿科临床实践中,学员们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新生儿复苏技能的学习,以及作为助产士的配合要点。同时了解了新生儿科病房特色,母乳的配送细节,新生儿转运流程,母婴同室,康复治疗,门诊等。
在产三区临床实践中,学员们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及个性化指导,宫颈技能不全的护理,产程中血糖的管理等内容。针对特殊病例,在老师指导下参与病人的饮食以及运动方案的指导。
产房作为本次培训的重点科室,学员们采用“理论授课-临床学习-模拟演练“的带教模式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难产接生、自由体位分娩、优质服务(导乐陪伴分娩)、非药物镇痛方法、音乐镇痛分娩、高危病人产程管理、急救模拟演练等模块的学习。学员们展现了热烈的学习热情。
基地实践期间学员们还参加了1次妇产科年度护理科研开题报告学习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员表示:对于这种形式的开题报告学习是第一次参加,学习完收获很多,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以后会尝试用科研思维去解决临床上遇到的难题。随后,产房胡静护长也安排了科研带教老师江紫妍与学员们就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进行讨论交流,并指导学员进行文献查阅和开题报告书写。同时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人职业规划,每位学员展示出个人风采,剖析自我并做出详细的计划,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学员们在临床实践之余,临床科室也安排了满满的爱心互动。6月2日端午节前夕,分娩室胡静护长和沈健护长还为学员们送上一个节日的粽子,与学员们共同庆祝佳节,让远道而来的学员们感受满满的爱。
此次临床实践内容丰富充实,在这短短的4周学习生活工作中,来自远方的同行们与医院临床科室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实践总结汇报会上产房护长胡静护长祝贺学员们圆满的完成了4周的临床实践培训任务,由衷感谢学员们选择医院专科助产士临床培训基地,希望学员们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今后在助产岗位上学以致用,茁壮成长,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医院培训基地将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全面提升助产士的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助产士核心能力建设,推动助产专业的专科化进程,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熟练实践技能的专科助产士高级人才队伍,做强助产品牌,影响辐射周边,为广大母婴提供高质量、高水平、人性化的助产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