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的部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于11月8日紧急集结近百名医护人员,全方位接管一家约5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分院,以下简称黄埔方舱医院)。


据悉,这支医疗队是从各个临床科室抽调的骨干力量,专业涵盖了肺病科(呼吸科)、ICU、脑病科(神经内科)、脾胃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针灸科、中医骨伤科、中医五官科、中医儿科、外科、脉管炎科、肛肠科等多个专业。其中,医生团队高级职称医师9人,资深主治医师12人,全部具有丰富的一线抗疫经验。领队翁旭亮副主任中医师,曾参加过支援海南方舱医院任务,副领队施敏副主任中医师、以及临时党支部书记李建良副主任中医师曾参加过支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任务。护理团队也是由多次参加抗震抢险、防疫救灾任务的急诊科李少玲护士长带队,抽调各个科室经验足、素质高、能力强的护理骨干组成。此外,医院还专门组建了由医务科、院办、党委办、护理部、院感办、总务科、设备科、科教信息科等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办公室,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黄埔方舱医疗队于11月8日晚进驻方舱医院,当晚连夜收治第一批病患近300人,医疗队通力合作、精心组织、分批引导、耐心安抚,让所有患病得到了妥善安置。

11月8日晚进驻方舱,当晚连夜开始收治病人。
组建会诊专家组,提供应急会诊
在方舱综合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各部门争分夺秒开展各项配套工作:改造内部设施、调试医疗系统、配备医疗物资、强化防护培训等等。为了确保方舱内病患的医疗安全,黄埔方舱医院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成立了医疗质控小组,感控小组、后勤小组,并根据医疗队涉及专业,组建了院内会诊专家组。目前,针对症状表现突出、病情变化较快的病人开展了院内急会诊7人次,包括高热、顽固性高血压、高血糖、小儿惊厥、小儿外伤、严重焦虑等病情。

一位6岁儿童意外割伤致左足流血,副领队、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施敏给患儿处理伤情。

一位8岁男孩因左眼麦粒肿化脓肿痛难忍,眼科副主任李建良副主任中医师为患儿做排脓以及耳尖放血治疗。
母亲与患儿分属不同方舱,多方协调转运
为保证重症患者以及确有需要的患者第一时间得到妥善救治,应急医疗队还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以保证院际转运通道畅通。
11月12日,舱内一位母亲向医护反映,她11的儿子在琶洲珠江方舱医院隔离观察,由于做完扁桃体手术后出现咽部出血,情绪焦虑,拒绝治疗,希望自己能转去琶洲珠江方舱医院。面对这位母亲的焦急万分,医护人员也感同身受。队长翁旭亮主任经多方协调,辗转联系到了小儿的主管医生,经过双方的床位协调,并报请120负压转运指挥中心,最终顺利让母子相聚,小儿的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据悉,黄埔方舱目前已妥善转运病人8人。
中医养生保健操助力康复
为了帮助病患尽快康复,护理团队还积极将中医养生保健操带入舱内,教授带领大家学习该院自编的系列养生保健操,如畅气养生操、养心操等。


据悉,该院发放的中医治未病服务防疫手册中含有养心操、养肺操、脾胃经络保养操、八段锦等养生操的图文及视频教学,患者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相应的自我穴位按摩和养生保健,提高正气,促进康复。
媒体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943578&site4=&columnID=0#/detail/1943578?site4&column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