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联合省内外28家医疗机构,共同成立“柔济妊娠期糖尿病专科联盟”,全程守护“糖妈妈”,通过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全面协作等方式,促进基层妊娠期糖尿病专科发展与服务能力提升,共同推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诊治。

图为“柔济妊娠期糖尿病专科联盟”揭牌仪式。(来源:广州医科大学)
成立专科联盟,助力基层提升专科诊治能力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上肥胖、高龄生育等因素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其防治也愈发引起关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通产科主任、妊娠期糖尿病专区负责人李映桃介绍。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高危妊娠疾病,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多项研究表明,此病可增加孕妇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宫内感染、剖宫产等发生率,可增加胎儿出生低血糖、黄疸等发生率,甚至导致出现巨大儿、死胎。妊娠期糖尿病对全身各器官会产生渐进性影响,其诊治涉及多个学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涵盖了营养、运动、体重管理、血糖监测、胰岛素自我注射和母胎监护等,时间贯穿整个孕期乃至产后6—12个月,甚至终生。
“多学科合作诊治、全面规范管理、多维度健康宣教,这是我们十几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管理探索出来的经验,也正是基层医院所欠缺的。”李映桃介绍。此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联合省内外28家医院共同组建“柔济妊娠期糖尿病专科联盟”,通过资源共享、经验借鉴,提升基层妊娠期糖尿病专科发展和诊治能力。
“糖妈妈”精细化管理经验可复制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我们医院也管,但之前管得不细、不够系统、不够规范。”广东省韶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吴侃倪介绍:“一方面是人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健康管理理念的缺失,以前我们等患者来医院,但孕妇出院后的管理欠缺,这就导致一些依从性差的孕产妇的血糖管理不太理想。”
自2013年以来,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多名医护人员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交流学习,并将经验带回韶关,在当地率先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创新工作室”,成立妊娠期糖尿病营养门诊,初步形成韶关地区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治中心,当地越来越多的“糖妈妈”得到精细化管理与规范诊治。
“最显著的改变就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将被动等待患者寻求指导转变为医护人员主动参与、全程指导患者控糖、甩糖。”吴侃倪将这一模式在韶关本地复制,组建妊娠期糖尿病“微信控糖群”。群里有专业医护对“糖妈妈”的饮食、运动、胰岛素注射等问题进行在线指导。
“我们初步建立了‘线下门诊+线上24小时在线’的管理模式。”吴侃倪说,借助这一管理模式,目前韶关市妇幼保健院每个季度线上指导一百多位“糖妈妈”控糖、甩糖。
共同推动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诊治
“对‘糖妈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李映桃认为,医护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糖妈妈”进行健康教育。但在基层医院,普遍存在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健康教育技能不足、健康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对疑难危重糖尿病的早期辨识能力不足等问题。
“组建‘柔济妊娠期糖尿病专科联盟’,希望把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共享给联盟单位,帮助各联盟单位做好‘糖妈妈’健康教育工作。”李映桃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将协助联盟单位建设孕期糖尿病教育门诊,提供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咨询及健康指导;优先接收联盟单位人员参加妊娠期糖尿病专科医护进修、继续教育项目培训,为联盟单位培养优质的健康教育师资;并分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研发的系列健康科普作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妊娠期糖尿病系统性、多样化的健康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胡莉琴说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打造‘糖妈妈俱乐部’,让她们能够主动、自觉、科学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这也是我们希望通过健康教育实现的目标。”
“未来,我们和联盟单位将在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科研协作、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多个方面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诊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杨宁说道。
媒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5957324698157278921&cdn=https%3A%2F%2Fregion-guangdong-resource&item_id=5957324698157278921&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68150057336&showmenu=false&ref_read_id=da125b25-9e47-4230-962f-5e61b9b71368_1668151460124&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