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医学院的学生来到“抗非纪念馆”参观并听取10年前抗击非典事迹的讲解。
本报讯 10年前,26岁的广医第一附属医院医生王峰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抗击非典战役。10年后,他将亲身经历告诉广州医学院的学生们,鼓励他们坚持“求真务实”。昨天,新学期伊始,广州医学院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参观抗非纪念馆,重温10年前情景。
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战斗中,广州医学院作出了重大贡献。广州医学院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创造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7.8%,治愈率93%的成绩。
为纪念抗非战斗,弘扬抗非精神,广州医学院在2007年建立了抗非纪念馆,“开门”迎客至今,已有广医全体师生员工、各级、国内外领导嘉宾、社会人士约3万多人次进行了参观学习。
记者看到,总面积318平方米的纪念馆里,汇集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如广州首例报告非典患者郭先生的病情记录、广医医护人员的“请战书”、“防护服”、抗非的科研成果……非典十年,报告、书页、照片有的已泛黄、翻卷。“临危不惧,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抗非精神”,业已成为广医宝贵精神财富。
原文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03/01/content_2165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