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广州医学院组织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参观抗非纪念馆,亲身经历十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医护人员来到纪念馆,向学生们讲述当时的情景。
在参观的人群中,大二学生小江在该院学临床医学专业,他今年20岁,非典时还在读小学。他说,自己对非典感觉很模糊,没亲身经历过当时的场景;但是今天参观纪念馆后,感觉很震撼,内心有很多感触,包括所谓的职业迷思。
该院副主任医师王峰当年参加了抗非工作,他说,医生的救死扶伤精神并不是只在非典时期才有,不过非典让其表现得更突出。非典留下的最大财富是四个字:求真务实,是什么就说什么,一切以临床表现和数据为准。
该校抗非纪念馆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亲笔题写馆名,“开门”迎客至今已有广医系统全体师生员工、各级、国内外领导嘉宾、社会人士约3万多人次进行了参观学习。
原文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3-03/01/content_96424.htm?di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