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广医

【央广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编辑:杨绍滨 发表时间:2024-10-28 来源:央广网 浏览次数:

10月26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举行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揭牌暨学术交流活动。三甲揭牌标志着该院正式迈入“三甲元年”,结束增城地区没有独立建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历史,为广东省、广州市卫生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天上午,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醒村,增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林怡辉,增城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丘岳峰,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邓宏永,增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广新力,增城区副区长李永强,广州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铁钢,广州医科大学各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增城区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广州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院领导,增城区内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领导,医院干部职工和退休老干部代表等,共同见证医院这一历史性时刻。活动由广医四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邢洲主持。

广医四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邢洲主持活动

广医四院党委王治伟书记向莅临的各位领导与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他回顾了医院成建制移交三年多来的发展成就,一代代医院人励精图治、仁心仁术,在逐梦“三甲”征程上,谱写出为人民健康接续奋斗的新篇章,医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医院管理机制、医疗服务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成效显著,推动了医院实现由区级医院向“双一流”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转型升级。

他表示,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新起点、新征程,医院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以“荔临暖阳”党建品牌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医院治理现代化水平;“引育留用”并举,以广州东部中心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广州东部医学人才高地;坚持学科和专科双轮驱动,力争打造更多省内一流、湾区领先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持续加大科研和教学投入,加快广医第四临床学院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早日建设成为群众信赖、患者认可、职工满意的高水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推进区域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广医四院党委王治伟书记致辞

增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林怡辉对广医四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表示热烈祝贺。她表示,近几年,广州医科大学充分发挥“双一流”大学在医院管理、科研教学、人才队伍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广医四院综合实力快速提升,高质高效完成疫情防控、医疗救护等各项工作任务,彰显了增城区公立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龙头的担当与实力。

她强调,三甲殊荣是上级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对广医四院工作充分肯定与信任的表现,希望广医四院在新的起点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强化学科建设,打造一批在省、市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形成品牌效应;强化科研创新,提升医学教育水平,为增城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强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打造更多卫生健康领域标志性成果。接下来,增城区委区政府将继续携手广州医科大学在科研、技术、人才各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广医四院打造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医疗标杆。

增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林怡辉讲话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醒村在讲话中表示,广医四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对广医四院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医院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更好满足广州东部地区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健康需求,也有利于深化医教研协同、为广医“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他向在支持关心广医四院发展的上级部门、增城区委区政府和增城各部门及社会有关单位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他希望广医四院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全力开启“创三甲”迈上“强三甲”的新征程,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砥砺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在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精细化管理、高层次人才引进、特色学科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多点发力,把广医四院建设成为医教研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增城区和广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醒村讲话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视频方式对广医四院晋级三甲综合医院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对医院快速成长和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获评三甲是医院发展新起点,他希望广医四院要继续秉承广医人精神,坚持医教研并重,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以广州国家实验室呼吸健康人群增城队列建设为契机,提升科研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同时,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打造成双一流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为健康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揭牌活动后,医院学术交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与会专家学者就医疗卫生和科研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广州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张建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崔江禹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成功创建,是一代代广医四院人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更是医院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淬炼成钢、砥砺前行的新篇章。广医四院将珍惜荣誉,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将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大力引进人才,全力推进学科建设,打造一批省市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推进临床学院和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等科研平台建设,高标准完成广州国家实验室增城地区呼吸慢病综合防治队列研究,全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把医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

背景介绍:广医四院建设历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始建于1949年,历经75年薪火相传,从一所只有14名军医的增城县卫生院,发展为开放床位达1200张的大型医院,一代代医院人矢志不渝地守护人民健康。2021年6月,医院成建制移交广州医科大学,成为“双一流”大学直属附属医院。自此,医院开启了医教研全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年6月29日医院成建制移交广州医科大学

2024年9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通过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确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正式确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强党建,用“软实力”筑牢发展“硬支撑”

成建制移交广州医科大学以来,面临转型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按照“政府办医院,大学管医院”基本思路,医院党委探索出“党建引领+治理体系”“党建引领+精细化管理”“党建引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党建引领+服务基层”“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围绕“依托学校,立足增城,暖心服务”目标,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打造“荔临暖阳”党建品牌。坚持向内深化内涵建设,以党建引领推进治理体系变革,科学设置内设机构,修订完善医院章程,建立健全组织工作体系、基本制度体系、民主管理体制机制,全方位融入广州医科大学治理体系,推动医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向外延伸服务基层能力,以区域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医联体建设、驻村保健专家为纽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开展“荔临暖阳”党建共建活动80余次,减少群众跨区就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党建引领转型发展

“荔临暖阳”党建品牌

深内涵,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医院运用“智慧管理”手段建成精细化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搭建全院级精细化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业务与管理系统融合,建立多元运营管控体系,发挥数据辅助决策作用,微创手术占比、四级手术例数、CD型病例数、CMI值及业务收入等关键指标持续向好,自2021年起广州医保清算扭亏为盈。

以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为契机,医院“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将医院发展推向新高度。2022年起,医院开展多轮全院性内审自评工作,主动查找问题,并将问题逐项细化,逐项限期整理落实到位,还邀请50余名国家级或省级评审专家精准诊断,“手把手”帮助临床、医技科室提升和改进。系列举措为医院发展注入新活力,还为提升广州东部中心诊疗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邀请专家现场指导

2024年9月,医院顺利通过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成为增城区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结束了增城区没有独立建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历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优服务,深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面对增城区近160万常住人口多元化医疗需求和居民跨区就医比例高的问题,医院确定以专科建设为根本,以人才引进、新技术开展为驱动,依托医联体建设,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广州东部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思路。

作为增城区公立龙头医院,以群众急危重症救治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抓手,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着力提高地区医疗技术水平。成功创建护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等6个市区级重点专科。脑卒中、胸痛等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达到广东省内先进水平;胸痛中心STEMI平均门球时间在60分钟以下,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由15.6%降至2.5%;卒中中心获评增城区首批国家级“三级医院卒中中心”单位,静脉溶栓量排名全省前三、全市前二。

获评增城首批“三级医院卒中中心”

胸痛中心再认证授牌

近年来,医院还大力开展医疗新技术、微创手术、四级手术,实现“一站式”左心耳封堵+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落地,填补增城地区多个领域空白。

医院提倡“临床一线服务患者,行政后勤服务临床一线”服务理念,推行一卡通“诊治”、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医疗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聚焦智慧医院建设,融合院内院外资源,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提升患者在诊前、诊中、诊后就医体验。

医院党委书记王治伟调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邢洲关怀一线医护人员

创新局,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近几年,医院“国考”成绩突飞猛进,2022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医院在全国1414家三级综合医院中位列第428名,较2020年的997位提升569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由C++提升至B++,在广州市属医院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13项指标获得满分成绩,充分彰显医院卓越的核心竞争力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质量。

“国考”成绩突飞猛进

医院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高素质人员招聘等方式,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移交以来,医院全职引进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骨科、肾内科等高层次医学人才13名,柔性引进16个重点专科人才团队,为医院专科发展注入新动力。目前,医院拥有博士和硕士近200人,医师队伍高级职称人数占比从2020年的13.92%提升至28.76%。

人才引进为医院专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育才”方面,医院制定“两计划一工程”人才培养制度,并完善干部职工学历提升渠道和专业进修管理机制,如选派100余名职工到国内各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等,持续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

科研教学实现协同发展,1800平方米中心实验室即将投入使用,2000平方米技能培训中心初步建成。积极与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开展学科共建,有效提升医院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助力医院学科建设提档升级。严抓临床教学质量,多次获得学校教学奖项,45人被聘为广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稳步推进广州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规划建设。

在硬件方面,医院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新综合大楼于2023年10月起陆续投入使用,新增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近13.7万平方米,新增床位600床,新增泊车位1000余个,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达1200张,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有效缓解区内群众跨区就医难题。同时,医院购置业界领先水平高端CT、MR、DSA等大型医疗设备,构建高水平医疗设备平台,有效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媒体链接;

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29558999&ui=8+d+52NJYgsF04jPTq3lp3Fohvamlbgq8KhH8x+VEg4rLSd10Rzeyjn5Q06WUeba&action=share&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