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广医

【广州日报新花城】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打印设备正式发布

编辑:梁凯涛 发表时间:2024-08-27 浏览次数:

8月26日,第一届绿钥体积打印技术应用论坛在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召开。会上,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联合发布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打印装备OrganSEC,该设备有效填补国内空白,将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用药指导。

核心参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会上发布的OrganSEC是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打印设备,由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谢茂彬教授团队研发。

据介绍,该设备采用了基于全息成像投影技术和CT成像原理的反投影算法,能将三维物体的二维切片通过特定算法投影至按一定速度旋转的打印瓶中,使得打印瓶中的光固化墨水能在所有方向上同时形成三维物体。厘米级尺寸的三维(活性)结构仅需10-120秒就可以打印完成,打印速度比目前的商业打印机提升了2个数量级。经过测量,该设备可以实现高精度打印,打印分辨率达到50微米,打印物体表面结构非常光滑,能够真实模拟器官表面结构。经测试,打印后的细胞存活率>95%,细胞增值速度非常快,对于打印器官的功能重现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展示

展示打印的模型

据介绍,该技术解决了常规逐层式打印的打印速度慢,细胞存活率低的问题,对标国际同行,OrganSEC核心参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部分参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效填补国内空白。该设备将主要针对类器官市场,包括类器官制备、基于类器官的肿瘤个性化用药以及基于类器官的药物筛选等,将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用药指导。

广州医科大学校长赵醒村

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谢茂彬教授

经历长达6年技术积累 3次技术迭代

2023年,谢茂彬博士团队的项目《超快速体积打印机:生物3D打印变革者》曾以得分第一的成绩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摘得金奖。“之前设备主要为测试版设备(包括VBP-T100和VBP-T200),这次发布的设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做了专门的改进,尤其是丰富了设备可以直接调用的打印模型库。”谢茂彬表示。

从2019年开始,谢茂彬团队经历了长达6年的技术积累,3次技术迭代,超千份测试报告,终于得到了性能稳定,轻巧便携的OrganSEC商用机。

此次论坛同时推出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体积打印装备控制软件(Haomiao)并发布6款商业化生物打印墨水。该软件将控制、计算、参数调整等功能高度集合,具备丰富的打印模型库、实时在线切片和多文件打印等三大特色功能,平均切片时间只需1-3分钟,提供超100个模型库,并为每个模型提供打印参数,承诺持续更新,大幅提升打印效率,降低墨水成本,实现一键式打印,弥补了国内在体积打印控制软件的空白。

生物墨水是基于体积生物打印技术开发的材料墨水,既适配体积打印设备也适配其他光固化打印设备。谢茂彬教授团队研发了包括可视化GelMA生物墨水、可视化丝素蛋白生物墨水、可视化丝胶蛋白生物墨水、GelMA生物墨水、丝素蛋白生物墨水、丝胶蛋白生物墨水在内的6款商业化生物打印墨水。其中特别强调三种可视化生物墨水,可以从无到有实时观测整个打印过程,把控质量。

会上,绿钥生物科技与牛顿光学研究院签订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

研讨会上专家分享生物打印以及体积打印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生物3D打印作为生物制造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而体积打印技术作为近年来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之一,将对现有增材制造方式带来变革性影响。

此次会议是国内首次以“体积打印技术应用”为主题的研讨会,主要围绕体积打印技术应用展开,汇聚生物打印、生物墨水、生命科学、再生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交叉方向,共同探讨生物打印领域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

在专家讲座和研讨环节,浙江大学贺永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阮长顺教授等来自全国生物打印领域的专家通过讲座和专题研讨,分享他们在生物打印以及体积打印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广州医科大学校长赵醒村、副校长周麟等参与成果发布仪式。

媒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8/27/SF12517254b22c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