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召开的第一届绿钥体积打印技术应用论坛上,广州医科大学联合相关单位正式发布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打印装备OrganSEC。该设备解决了常规逐层式打印的打印速度慢、细胞存活率低的问题,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国内首台商业化体积打印装备OrganSEC。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摄
OrganSEC创新性采用了基于全息成像投影技术和CT成像原理的反投影算法。“该技术能将三维物体的二维切片通过特定算法投影至按一定速度旋转的打印瓶中,使得打印瓶中的光固化墨水能在所有方向上同时形成三维物体。”研发团队负责人、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谢茂彬教授介绍,设备突破了以往打印速度慢的技术瓶颈,厘米级尺寸的三维(活性)结构仅需10到120秒即可打印完成,极大提高了打印效率和细胞存活率。

OrganSEC所打印出的生物样品。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摄
该设备打印后的细胞存活率大于95%,具有高细胞活性,且利用可见光在常温下即可实现打印,更适合生物打印。据介绍,OrganSEC将主要针对类器官市场,包括类器官制备、基于类器官的肿瘤个性化用药以及基于类器官的药物筛选等,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用药指导。
“当患者出现肿瘤转移复发时,为寻找更加精准的用药方案,医生会对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器官样本培养,并进行药物筛选。以往这种器官样本培养至少需要两三周时间,现在如采用OrganSEC设备,可能只用10秒就可完成。”谢茂彬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做基于类器官肿瘤个性化用药的筛选指南,主要为医生提供用药指导,以便精准地指导患者用药。
论坛上,谢茂彬研发团队同时推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体积打印装备控制软件(Haomiao),并发布6款商业化生物打印墨水。Haomiao软件将控制、计算、参数调整等功能高度集合,具备丰富的打印模型库、实时在线切片和多文件打印等三大特色功能,填补了国内在体积打印控制软件领域的空白。
媒体链接: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8/26/content_219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