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是我国首个“偏头痛关爱日”,此次的主题是“别拿偏头痛不当病”,旨在唤起社会关注重视,提升公众对偏头痛认识,鼓励引导患者积极接受规范诊疗,避免药物过度使用风险,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应对偏头痛疾病,最终降低患者的疾病负担。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偏头痛?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偏头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五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邓小莹主任医师为大家普及相关知识。
53岁的王叔被头痛困扰10多年,一直以来每天都会服用2包头痛散止痛,然而最近这个月因为头痛症状的加重,王叔就将每日服用的量加到了5包,才终于止住了加剧的疼痛。然而头虽不痛了,但王叔的胃却开始了不适同时还伴随着睡不着、睡不好的症状。饱受苦恼的他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广医五院神经内科就诊。
神经内科邓小莹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情,原来王叔一直就有偏头痛病史,以前多在劳累、受凉后发作,10年前开始睡眠变差,头痛发作频繁,于是每天就养成了自行服用止痛药的习惯,一直以来也没有来医院作规范诊疗。
邓小莹诊断王叔为慢性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解决药物过度是燃眉之急。住院期间,通过神经内科医生团队的专科查体、影像学检查、量表检查等一系列专业评估后,为王叔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加强其对偏头痛知识的宣教,终于给王叔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头痛问题,不用每天担心头痛发作,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邓小莹表示,在临床上有较多像王叔这种滥用止痛药,止了痛却伤了胃的情况。另外还经常见到部分患者由于对“头痛散”认知不足,长期使用导致滥用,最终形成依赖的病例。
偏头痛有什么临床特点?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性的、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部分表现为胀痛),多在情绪紧张、劳累、睡眠障碍、环境因素、饮食、特殊气味、密闭空间、体育活动等因素下诱发。在中国,大概有1.3亿人患有偏头痛,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头痛发作时可导致患者失能,影响患者工作和社会交往。
药物治疗仍是偏头痛治疗的主要手段。从临床观察,头痛发作期止痛药物使用过度的情况普遍存在。长期、大量使用止痛药不仅会导致胃肠道反应,损害肝肾功能,甚至可能引发药物过量,导致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促使偏头痛转为慢性,形成恶性循环。
什么是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是偏头痛等原发性头痛患者,由于过多使用急性头痛药物或症状缓解药物而引起的一种头痛。
易导致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急性期药物及其用药频率通常为:
① 非甾体抗炎药每月使用超过15天;
② 曲普坦类药物每月使用超过10天;
③ 阿片类药物每月使用超过10天;
④ 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每月使用超过10天。
发生药物过度使用问题该如何处理?
偏头痛患者药物过度使用问题需要综合全面的管理,停止使用过度使用的药物、选择不容易引发药物过度的药物以及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是最基本的干预措施,建议尽快到神经内科或头痛门诊就诊。
最后,邓小莹提醒,偏头痛虽然无法根除,但可防可治,偏头痛长期未得到规范治疗,反而会加重病情。目前,已有多种针对性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并遵医嘱服药,可达到有效治疗。同时患者也要加强对疾病的认识,记录头痛日记,避免诱发因素,实现缓解头痛、减少头痛发作频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媒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784815462876209961&cdn=https%3A%2F%2Fregion-guangdong-re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