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广医

【学习强国】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最新一代手术机器人正式上岗

编辑:梁凯涛 发表时间:2023-12-06 浏览次数: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室内,一位“新成员”——先进的第四代手术机器人正在医疗团队协作下进行首台“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标志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外科手术正式迈入“肿瘤微创新时代”。

多年腹痛无诱因 一查竟是早癌

接受手术的是一名60岁的男性患者,他在外地做胃镜检查发现胃角癌,为进一步检查治疗,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的肿瘤并不大,不需要做全胃切除。然而患者体型偏胖,腹腔空间小,手术操作有一定难度。

胃肠外科崔书中教授团队经过会诊讨论,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详细沟通,取得他们的同意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手术过程约3小时,通过5个不到1厘米的小孔就完成了这例高难度手术,出血仅为10毫升左右。

医生在手术现场操作机器人。(来源:广州医科大学)

手术机器人开机 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此前举行了手术机器人开机仪式。院长崔书中指出,此次最新一代手术机器人成功落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标志着本院外科手术治疗迈入了“机器人辅助微创腔镜”超精准的微创时代,为华南地区百姓享受最新科技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机会。他表示医院将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发扬广医人精神,为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更微创 更精准 更安全

“心灵手巧”是每一位外科医生必须练就的基本功,而手术机器人系统有这三个重要的优点:

一是3D高清立体视野,透过3D窗口,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手术部位,并且放大10倍以上,突破了人眼的局限。最新一代机器人还具备荧光成像功能,方便医生判断关键解剖结构,让医生在更精准地切除肿瘤的同时,防止重要血管和神经的损伤。这一特点使机器人适用于空间狭小、暴露困难、位置不佳、操作难度大的手术以及一些开放手术无法完成的,或传统胸、腹腔镜无法开展微创手术治疗的复杂病例。

二是动作灵活,四根机械臂均可实现540度旋转,可以在不同方位转动,在狭窄解剖区域中比人手更灵活,而且可以自动滤除颤抖,能更好地处理高难度的手术。特别适合胃肠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妇科、头颈外科等学科领域。

三是更加微创,手术创伤更小,减少了创伤和疤痕,满足了患者追求美观效果的愿望;出血少,减少了失血量和输血必要;切口疼痛更少,减少麻醉需求量;降低感染风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机器人辅助手术。(来源:广州医科大学)

手术机器人并非让机器人直接给患者做手术,机器人的驾驭者仍然是外科医生。手术机器人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影像处理平台。外科医生可以在现场或者远程操作台上操作它,增强外科手术器械操作的灵活性和操控性,更精确地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手术。


媒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109928888089951009&item_id=16109928888089951009&c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