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广州医科大学“双百行动”工作走深走实,助力电白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10月28日至29日,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王新华教授带队一行4人到茂名市电白区开展医疗健康相关调研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深入了解电白区特色沉香产业的发展情况,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了观珠镇沙垌村、电白区沉香文化体验馆、电白区沉香检测中心、电白区沉香精油生产代表企业,调研组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对电白区“百千万工程”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电白区副区长林玉莲、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华君,区教育局、区沉香集团、观珠镇等主要负责人和高校“双百行动”驻电白区服务队参加调研。

调研组走访电白区沉香相关企业
随后,调研团队一行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粤西医院(电白区中医院)座谈。区中医院范忠庆书记汇报了当前医院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困难和问题,双方对此进行相互交流。王新华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不断发挥挖掘沉香文化元素在中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和效用,持续打造电白中医特色科室和特色学科,完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载体平台和相关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医院与医学院校的战略性合作,让广大老百姓和大中小学的同学们更多受益。

调研组与电白区中医院座谈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10月29日下午,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三全湖”育人系列讲坛第14讲在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王新华教授为4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以“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智慧”为题的讲座。讲座由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熊霸主持。

讲座现场
王新华教授的讲座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涉及的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三级预防理念,详细讲解健康影响因素包括饮食(25%)、起居(25%)、情志(25%)、遗传(15%)、其他(10%)。讲座中展现了中华文化与中医的关系的哲学思考,引导广大同学培养和提升文化自信,在实践中积极弘扬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新华教授授课
通过解析《黄帝内经》,提出饮食养生总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食欲常少,少无过虚。”起居养生总则“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乐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情志养生总则“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讲座前,调研组一行还与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举行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培育健康产业人才、共促区域大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付四伟参加会议。会议由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熊霸主持。

调研团队与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举行座谈
付四伟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深化校际合作是顺应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学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期待通过此次交流,开启两校合作新篇章。电白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允武在讲话中肯定了此次校际交流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教育局将积极支持区域内院校与高水平院校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资源互补、优势叠加,共同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与会人员还就健康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共育模式、课程资源共建、产学研项目合作等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王新华教授指出,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应用型健康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他鼓励学校要紧抓机遇,勇于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在产教融合方面做出实效,构建校校协同、校地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为广东大健康产业发展升级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