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旨在表彰在卫生健康系统作出突出贡献、创造出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中青年专业人才,入选专家是卫生健康系统的优秀代表,为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崔书中教授是我校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第十五届丁颖科技奖等,入选广州市医学领军人才。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广州市医学会副会长,曾担任广东省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和广州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崔书中教授长期从事腹部肿瘤外科及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研究工作。围绕腹膜转移重大医学难题开展系列转化医学研究,主持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HIPEC技术”,技术参数达国际领先水平,成功转化为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率先制定我国HIPEC技术标准,牵头制定中国腹膜肿瘤诊治指南和C-HIPEC技术指南,已在全国600多家大型医院广泛应用,对腹膜转移具有独特疗效,大幅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腹腔内“抓沙子”,自主研制“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HIPEC)技术”
从事腹部肿瘤外科临床工作36年来,在众多头衔中,崔书中教授最看重的一个身份就是“医生”。
2007年,他主刀完成了一例巨大肝癌切除术,重量达到20斤,中华医学杂志评论为“最大、最重的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至今15余年仍健在。2017年,他为患者切除68斤的实体瘤,切除后的肿瘤需由两名医生抬下手术台。
近年来,腹腔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占恶性肿瘤50%以上,腹膜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人一旦发生癌细胞种植转移,就如在腹腔内“撒了几把沙子”,根本无法“捡”出来,生存期往往不超过6个月。如何将散落在腹腔和胸腔的癌细胞清除干净,是一大医学难题。
“手中抓不住的‘散沙’,可是一个个患者的生命。”崔书中教授意识到腹膜、胸膜转移对恶性肿瘤患者造成的致命危害,他决定想尽办法攻克这一医学难关。
鉴于癌细胞比正常细胞更怕“热”,从2002年起,崔书中教授带领团队经过20余年的转化医学研究,主持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HIPEC)技术”,参数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对较容易出现腹膜转移的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黏液瘤、恶性间皮瘤、胆胰腺癌、恶性腹水等能够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除去临床看诊手术的时间,崔书中教授大部分的时间都投身于此:怎样能保证药物被恒温加热、灌注容量多少为宜、哪些化疗药物适用、如何保证腹腔灌注的药物无菌安全……
有一年,刚过完春节,由于现有的恒温水浴箱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崔书中教授带着自己画的设计图,找到杭州一家工厂,阐述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可能是那时候还年轻,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气,不达目的不罢休。”决心通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制造恒温装置,使热灌注溶液自动化恒温控制以实现精准治疗为目的。最终,“腹腔热灌注化疗”专利技术于2009年12月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产品技术审评,取得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2010年,崔书中教授率先提出了“高精度、大容量、持续循环”的精准HIPEC技术方法;2016年首先制定了精准HIPEC临床应用技术标准;2019年率先提出了中国腹腔热灌注化疗(C-HIPEC)的概念,提出肿瘤治疗新模式“C-HIPEC模式”,这项技术已经被写入国家卫健委本科生教材(2020版)。
目前该项技术在全国600多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已累计治疗50万余例次。临床研究发现精准HIPEC治疗可分别提高胃癌、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5.1个月、11.6个月,提高3年生存率8.3%、10.5%;控制恶性腹水有效率90%以上,给众多肿瘤患者带来了治愈的机会。崔书中教授因此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第十五届丁颖科技奖。
主持制定相关领域首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引领学科高质量发展
作为肿瘤学的学科带头人,崔书中教授带领附属肿瘤医院和学科团队建设了广东省转化医学创新平台“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防治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广州市腹膜癌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肿瘤学”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广州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进展期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防治技术项目获得广州市临床重大技术项目;2023年获批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领域研发专题健康医疗方向项目。
崔书中教授主持研发了“高精度体腔热灌注化疗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制定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4项:《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腹膜肿瘤》《CACA指南-C-HIPEC技术》《CACA guidelines for holistic integrative management of cancer·Peritoneal Tumor》《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腹膜肿瘤(胃肠肿瘤部分)》。
其中,《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腹膜肿瘤》和《CACA指南-C-HIPEC技术》均为我们国家在该领域的首部临床指南,最大特点在于立足“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系统提出了中国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标准(China HIPEC,简称:C-HIPEC),指南的出版将对我国腹膜肿瘤患者临床诊治、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技术临床规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围绕腹膜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崔书中教授团队构建了全国性多中心HIPEC临床应用大数据库,收集病例1万余例。目前他以项目总PI牵头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4项,全国600多家医院参加。
授业、著书,推动我国精准HIPEC技术临床规范化开展
崔书中教授长期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授课,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40余人。在国内率先成立了第一个HIPEC治疗中心和规范化培训基地,牵头成立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并在全国各地成立精准HIPEC规范化培训基地,先后承办了10余届国内、国际会议,为我国培养了精准HIPEC专科医师超10000人。
他还主编145万字专著《体腔热灌注治疗》1部、40万字著作《原发性肝癌的治疗》1部、20万字科普书《体腔热灌注治疗科普教育手册》1部。其中《体腔热灌注治疗》为国内外第一部内容较为全面的体腔热灌注治疗专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