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2日,为纪念“提灯女神”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特设立为国际护士节,以激励全世界护理人员继承和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为了让大家更加走近护理这一专业和行业,我校记者站同学采访了三位护理学子以及卫生管理学院心理学教授,了解学子们对行业看法、未来的构想以及对护士职业压力的心理疏导方法。
“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
飘然雅致的白衣、一顶圣洁的燕尾帽,伴随着神圣的心灵、携带着生命的希望,把青春装进护士服、把热情献给病人。这需要多少辛勤的日夜与无私的付出。
关于对自身专业以及护士职业的认识,研究生院护理专业研究生的唐秋碧谈道:“护理是为人类健康而服务的崇高行业。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护理本身就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医疗与护理相辅相成,只有两者密切配合,才能保证人类健康。而护理是一个学科,护士是一份职业。当一个人的梦想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能相结合的时候,就会发现目前所做的一切都充满着意义。我梦想做一名优秀的、充满社会价值的护士,因此,把热情献给病人也是把热情献给梦想,为病人服务也是为梦想服务。”护理学院2011级黎晓靖也说到之所以坚持走护理这一条道路,是因为她认为既然选择了便希望自己能快乐地走下去,像爱家人一样爱她的病人,爱她的工作。
今年国际护士节的主题是“高效护理与医疗成本”。关于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唐秋碧认为这需要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保证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他说,只有优质护理的质量,才能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脚踏实地地学习,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习护理、从事护理事业,注定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唐秋碧认为,要在护理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还有细心、爱心、热心、责任心、进取心、信心这六心以及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因为护理工作是一项团队性工作,讲究相互之间的配合,同时需接触各种各样的患者与家属,常常需要进行健康宣教或组织参加康复之类的活动。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护理人员,黎晓靖脚踏实地地学习,不断练习临床的操作、规范地做好每一项操作。在进行了两个多月高强度的赛前训练后,她在护理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获得奖励。护理学院2014级的黄新钦也曾做过医疗志愿者了解相关的护理技能,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唐秋碧还认为,做好护理这份工作还需要创新能力和思维,这是目前多数护理工作者所缺乏的,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品质。善于发现、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是推动学科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临床中护理工作者应杜绝机械操作的现象,做到勤思考、多评判、重研究。“总之,就是需要发扬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 唐秋碧说。
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疏导
现今,护士心理压力过大是较普遍的现象,卫生管理学院尚鹤睿教授谈到其中的原因:“这与护士这一行业繁忙且紧张的工作密不可分。”她认为,护士的付出与回报不对等,且较难兼顾工作与家庭,也是导致他们心理压力较大的原因。她说:“其实护士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这不仅仅体现在她们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更体现在她们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尚鹤睿教授主要从护士自身调节提出建议。她说:“自身调节是护士解压的根本之策。”护士需要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同时要学会主动处理好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做到劳逸结合。还需要具有上进心,要有更高的追求,“如多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护理交流活动,提升自我”。一些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也可适当参加,放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