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不同学段思政课程教学的衔接与协调,强化思政课育人功能,11月24日,由我校联合清远市教育局主办,清远市第三中学承办的“2023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成功举办。
清远市直学校(含民办)分管副校长、处室负责人及全体思政课教师约120人线下参加论坛,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属地各学段学校的全体思政课教师共1300余人线上同步收看,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教育局组织辖区内思政课教师集中线上收看。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吴他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龚超,清远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常立、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莫志科、清远市第三中学校长朱金群出席论坛开幕式。

开班仪式现场
本届论坛是我校联合清远市教育局举办的第一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注重全局性谋划,整合教育资源,汇聚各方力量,以强化各学段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学教研、实践育人、师资培养等举措构筑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提高思政课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持续推动广州医科大学和清远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本届论坛也是学校基于“广医所能 清远所需”的原则下,开展基础教育对口帮扶清远的一项重要举措。
论坛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龚超教授做题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的主旨报告。龚教授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为何化、化什么、如何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希望以研讨会为新的开端,吸引更多兄弟院校和中小学标杆学校,参与到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一重要工程,助力一体化建设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随后,清远市清城区凤鸣小学刘惠丹老师、清远市第一中学罗秀英老师、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建副教授分别以“且行且研且思 赋能进阶成长”“做实‘小课堂’+‘大课堂’,讲活讲新思政课”“立足新时代 讲好高校思政课”为题,围绕小学、中学、大学学生的特点、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分享了自己多年来讲授思政课的经验,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龚超教授做主旨报告

刘惠丹老师分享小学思政课经验

罗秀英老师分享中学思政课经验

张建副教授分享大学思政课经验
在互动研讨环节,我校龚超教授、刘涛教授、张建副教授和张晓红讲师以及清远市清城区凤鸣小学刘惠丹老师、清远市第一中学罗秀英老师六位专家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围绕主题开展互动,交流如何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更好地展现有力度的价值引导,探索基础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涛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指出,互动研讨十分必要,可以凝聚行动共识、增进交流,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推动各方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展现新作为。

互动研讨环节
最后,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涛和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清远市教研院副院长莫志科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
刘涛教授认为,龚超教授的讲座对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各学段思政课授课要求不同,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莫志科副院长在发言中感谢我校对清远市帮扶的深厚情谊,他认为,本次活动意义重大,能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提高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希望今后通过加深中小学思政教师与大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刘涛教授总结

莫志科副主任总结

线下参加论坛的领导专家及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