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广医 >> 正文

【人民日报客户端】清明致敬“大体老师”:你们足够平凡也足够伟大

    编辑:梁凯涛     发表时间:2024-04-07    来源:      浏览次数:

“你们足够平凡,也足够伟大。”在清明节缅怀“大体老师”的仪式上,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学生符天阳感慨道。

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的旁边,有一间小小的遗体告别厅,自广州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成立以来,这里就是医学院“大体老师”们最后的家。每到清明节,前来祭奠哀悼者不绝,他们中有捐献者家属,有志愿者,也有年轻的医学生。

“志愿捐献遗体是一项崇高的行为,对移风易俗、殡葬改革、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广州医科大学捐献站工作人员刘建军向记者介绍,目前,捐献遗体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医学教育,供医学院校学生教学观摩和解剖,这是其他任何教学方式不能代替的;二是医学研究,能进一步分析、研究疑难病症,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三是角膜移植与修补术等。

“我的孩子自出生之日起便与重症肌无力这一罕见疾病抗争,我们一家历经了四十多年的努力,疾病最后还是带走了他的生命。重症肌无力是医学难题,个体虽然很平凡,但每一例捐献都可能是解开疾病之谜的关键,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决定了通过捐献遗体的方式,让孩子的生命在医学的殿堂中延续。” 4月3日,广州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遗体捐献者家属之一——张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举办的缅怀仪式上,医学生为“大体老师”献花。受访者供图

在无私捐献出儿子遗体的背后,是一位一位母亲对于攻克夺走孩子性命的重大疾病的殷切期望。

对于医学生而言,“大体老师”是学医路上的“无言良师”。“大体老师教给我们医学生涯的起步阶段最宝贵的一课,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骨骼、肌肉和器官,识别血管、神经和淋巴,成功将课本上的知识变得具象。”符天阳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持刀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恐惧,内心只有神圣感,“大体老师无言静躺却身教无限,激励着我们去探索医学奥秘。”

据广东省红十字会数据,截至2023年底,广东省红十字会已累计完成器官捐献6899例、角膜捐献5846例、遗体捐献2166例,全省有约59万名爱心人士主动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其中,广州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至今已成功接收捐献者遗体115例,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已超过400人。

媒体链接:https://m.peopledailyhealth.com/articleDetailShare?articleId=334b2681a2154a54beea7bdfb26cd5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