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贝贝来自广医的国家级一流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她是中共党员,大学五年一直担任该专业大班长,曾获得南山医学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实习生等奖项,参加广州市教育局开展的“健康教育进校园”并获得“优秀小组长”称号。接下来,她将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始研究生生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这一道路上继续努力,砥砺前行。

中西医临床医学毕业生蔡贝贝
小依:为什么选择中西医临床医学这个专业?
蔡贝贝:首先我对临床医学非常感兴趣,此外,中西医结合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临床疗效。学习中西医临床医学,仅用本科五年的时间还不够,因此,我选择了中医内科学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方向继续读研。
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加突显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我希望可以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依:本科期间,你获得了诸多奖学金和“优秀”称号,获奖的背后付出了什么努力?
蔡贝贝:在课程学习方面,保证课上高质量听讲,课后及时在当天完成相应的练习巩固,例如习题册、刷题小程序等;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提前过一遍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有疑惑的可以自己先查资料;争取把当天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背下来,周末再把一周的背诵知识点进行加深记忆。
在实习方面,完成带教老师交代的各项任务,迅速进入临床医生的角色中,熟悉独立分管病人的诊疗过程。要抓住每一个可以提升自己、开拓视野的机会,比如参与学术会议、教学查房、各类病例讨论等。

新生开学白大褂授予仪式
小依:你参加了什么科研项目?
蔡贝贝:本科期间,我参加了“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潘俊辉教授辨治肺癌方药规律研究”这一项目。
我们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广医一院潘俊辉教授在门诊治疗肺癌的医案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探究潘教授临床辨证论治肺癌的治疗原则、拟方用药规律。
这是我本身非常感兴趣的呼吸学科方向课题,通过挖掘潘俊辉教授治疗肺癌的用药经验,可为制定“岭南平治肺病”的肺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蔡贝贝在越秀校区图书馆学习
小依:在广医学习的时光,你遇到什么样的良师益友?
蔡贝贝:在广医,我遇到了我们专业的辅导员刘洁、徐文超、吴星老师。老师们教会我如何待人处世,学习上为我提供许多实用的方法,也为我争取了不少社会实践的机会。
我还非常幸运地遇到了我的舍友们,我们共同营造了一个健康友爱的宿舍环境,想放松娱乐时,她们总有各种妙点子,积极备考时,也会共享许多学习资料,极大提升了我的学习效果。
蔡贝贝参加“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
小依:你曾参加广州市教育局开展的“健康教育进校园”并获得“优秀小组长”称号,请谈谈你在这个活动中做了什么工作。
蔡贝贝: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小组长会收到要开展健康教育的学校名单,我需要结合组员的情况,安排好所有学校的进校园时间;然后确定每个学校的健康教育主题,安排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包括PPT制作、道具采购、交通工具租赁、课后问卷调查等。
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全组都会根据宣讲现场的情况以及问卷调查进行总结,为下一次健康教育做好充足准备。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帮助中小学学生建立健康观念,培养健康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对于我们来说,借助“健康教育进校园”的平台,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专业特长,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依:对于未来的研究与职业,你有什么展望?
蔡贝贝:夯实理论知识基础,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实践活动,争取进一步深造机会,为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