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广医师生赴连山开展“双百行动”系列活动 助力打造县域创新基地

    编辑:杨绍滨     发表时间:2025-04-15    来源:资产经营公司      浏览次数: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关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双百行动”工作部署,4月11日,由学校资产公司牵头,组织附属第五医院吴红波主任团队和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徐杰等媒体代表,共同前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开展"岭南无痛蜂疗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

学校驻连山服务队队长潘朝杰介绍连山工作情况

活动首站,专家团队在连山县中医院举办岭南无痛蜂疗技术培训班。连山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吴文星、连山县壮瑶医药学会会员、基层医务人员、乡镇养蜂场负责人、村民代表等60余人与了技术培训。“双百行动”驻连山县服务队潘朝杰队长主持开班式,他表示本次培训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医特色技术落地基层以及建立蜂农合作社,进一步构建医科高校-基层医疗机构-企业-蜂农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服务连山中医药及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吴红波主任授课

培训活动上,吴红波主任系统讲解了岭南无痛蜂疗的作用机理、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并现场演示操作流程,展示其“减毒无痛、一蜂多穴”等三大技术亮点。团队学生代表黄蕊介绍了依托基层卫生院与蜂农合作社,探索“一村一品”的中医特色乡村振兴模式。

资产公司副总经理彭维授课

培训中,学校资产公司彭维副总经理还就如何打通基层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做了分享。

连山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吴文星讲话

培训总结中,吴文星副局长对广医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类似的临床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在县域的培训推广,既充分发挥医院院校临床应用的优势,又吻合乡村产业特色,将有利于促进创新要素向县域聚集,也有助于蜂农增收和推动产业升级。

培训期间,团队学生分组协助教学,为当地医护人员与蜂农代表提供一对一实操演示。活动最后,师生团队与当地基层医务人员及蜂农深入交流,了解到连山县拥有丰富的壮瑶医药文化和优质蜜蜂资源,蕴藏着巨大乡村振兴潜力,为后续团队的精准帮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操教学

蜂生水起团队与当地卫生院人员、蜂农交流

参加培训的领导、师生、村民合影

培训班结束后,团队师生参观了连山壮瑶宝有限公司,亲身体验了连山因地制宜、加速发展的乡村振兴新风貌。专家们一致提出“以蜂疗推动全产业链升级”的构想:通过融合当地非遗文化提升附加值,联合文创团队设计“疗愈+文旅”产品,打造“养蜂—医疗—康养—旅游”一体化模式。

“蜂生水起”团队在壮瑶宝有限公司合影

次日清晨,“蜂生水起”师生团队前往连山县小三江镇的大风坑养蜂基地,实地调研生态蜂业源头生产。小三江镇副镇长黄常周表示,连山大风坑依山傍水,是理想的养蜂地。当地主要以种植鸭脚木等中草药为蜜源,蜂产品丰富,但销售渠道单一,亟需加强宣传和推广。

“蜂生水起”团队与小三江镇黄常周副镇长交流

在走访蜂场过程中,团队师生与养蜂协会会长就蜂蜜制作过程进行了深入交流。

“蜂生水起”团队体验蜂蜜制作过程

连山县“双百行动”服务队表示,大风坑基地将作为蜂疗技术标准化示范点,与广医共建“产学研用”融合基地,推动养蜂业与科技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蜂生水起”团队与学校驻连山服务队交流连山发展规划

“蜂生水起”团队通过全程网络直播扩大影响力,为“甜蜜事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蜜蜂穿梭于青山云雾间,酿造着连山乡村振兴的“共富蜜”。

“蜂生水起”团队在大风坑蜂场全程直播

愿景

未来,广州医科大学将加强与连山蜂农协会和县中医院的合作,推动蜂疗技术标准化科研项目和基层技术培训的落地。通过政校企合作,促进蜂产品深加工及产业链的供产销闭环,打造广医特色的“蜂医+蜂业”循环经济模式。一场“小蜜蜂撬动大产业”的振兴实践,正在岭南群山间悄然展开,预计为连山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蜂生水起”师生团队与连山养蜂协会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