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与课程建设改革创新中的应用,1月8日,学校举行“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培训活动。活动现场,学校与学堂在线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与学堂在线首批共建智慧课程名单,并进行了主题报告和典型经验推介。副校长李建华,学堂在线平台副总裁潘守东、学堂在线广东服务团队,学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负责人、各教学单位分管教学负责人、教学科科长、相关课程负责人、教师代表共两百多人参加活动。活动由教务处处长郑建民主持。
李建华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将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注入全新的活力。她向老师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树立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积极主动地拥抱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加快提升人工智能素养;二是要努力把握技术赋能的方向,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课程内容,多思考、多创新,成为“人工智能+”的使用者、推动者和创新者;三是在应用过程中,要避免专业技能退化、教学个性缺乏、对学生人文情感关怀缺失等潜在风险。
会上,广州医科大学与学堂在线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数字教材开发及推广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广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李建华、学堂在线平台副总裁潘守东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广州医科大学与学堂在线首批共建智慧课程名单发布
学堂在线平台副总裁潘守东作题为“AI课程建设应用与未来趋势”的主题报告,从国家政策驱动和科技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挑战的角度来回答“为什么要做AI课程”“AI课程是什么”“AI课程怎么建”的问题,并重点分享了清华大学的智慧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学堂在线平台副总裁潘守东作主题报告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曲丽辉分享了《生理学》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经验。她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讲述了自身在探索AI课程建设过程中转变理念、付诸行动、享受成果的心路历程,并为现场教师介绍了《生理学》课程在人工智能赋能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曲丽辉分享《生理学》课程建设经验

活动现场
随后,开展主题为“雨课堂——AI课程实践”的教师工作坊,首批共建课程团队和培育共建课程团队将近一百人参加。

教师工作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