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广医

【羊城晚报·羊城派】专业赋能乡村行,广医82支青年突击队如此助力“双百行动”

编辑:梁凯涛 发表时间:2024-08-19 浏览次数:

把“课堂”搬到乡村振兴一线,用青春担当赋能“双百行动”。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度参与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以下简称“双百行动”),与结对单位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联合举办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广州医科大学•连山工作站揭牌仪式,结合县域所需、发挥学科优势,构建“党建引领+专业赋能+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新模式,推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百千万工程”全面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据统计,广医全校18个学院、82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1000余名青年学子通过下乡调研、健康课堂、瑶药创新、非遗传承、专业实践等方式开展实践调研活动,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动能,实践地遍及广东清远、江门、肇庆、揭阳、湛江等地市。

“我将会与小伙伴们一起将足迹踏遍全域7个镇区,将慢阻肺免费筛查的服务送进千家万户。”呼吸慢病综合防治实践团依托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学科连续14年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优势,以及“钟南山院士呼吸病学创新团队”的科研实力,是助力清远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呼吸慢病综合防治在连山全域开展实施的“幸福呼吸惠万家”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实践团前往连山人民医院、金山社区、上台村等地完成高危因素筛查问卷300份,肺功能检查300人次,胸部CT检查180人次,血液化验检查221人次,痰诱导28人次,宣讲覆盖超过2000人。实践团根据调研数据形成随访报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基层应用、收集数据、反馈提升”循环赋能模式,实现对连山地区慢阻肺的远程服务。

实践团为连山人民进行肺功能检查

“民族医药也有大学问,我们将运用药学专业特长助力瑶药产业振兴。”“药康宁”实践团是由药学院师生组成的多元化团队,运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探索瑶药的深厚底蕴。“药康宁”实践团深入连山蒙峒古村,探访当地知名瑶医,了解瑶药的生长环境以及在当地医疗保健中的独特作用,制作标本并开展瑶药知识讲解。

同时,实践团还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利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瑶药进行深入研究,提取分离出瑶药活性成分;测定蒙峒古村瑶药产业的重要产品“药浴包”的有效成分含量,系统评价其潜在毒性,助力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实践团深入大山采摘瑶药

“我感受到了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怀揣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才能让古老的民俗风情在新时代的乡村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瑶系我心”实践团来到连山永和镇石坪村,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石坪村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以及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感受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乡村振兴显著成效。

实践团对瑶族特产连山大米进行品牌策划,致力于设计出融合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大米发展的文化馆,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加入到壮族瑶族人民举办的篝火晚会中,与壮瑶族同胞们一同点燃篝火,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促进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实践团在连山调研

“仁心筑梦 ,医路前行”实践团化身为“健康小导师”,走进连山中学,以陪伴和关爱为主线,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为同学们带来健康常识、急救教学、心理健康等多领域科普宣讲;同时根据年龄特点面向不同年级学生开展睡眠健康主题宣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知睡眠,引导树立“科学睡眠”的理念意识,做青少年健康成长路上的启蒙者和护航人。

心肺复苏实操教学

“壮瑶同辉,融光致远”实践团走进永和中学,化身为“急救导师”,为学生们传授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烫伤处理等急救技能,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同学们的应急救护能力。

“绿美连山,生态壮瑶”实践团化身为“环保小导师”,走进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手工课活动。他们巧妙地将环保理念与壮瑶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制作环保小课堂教具、民族风格手工艺品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培养环保意识、树立绿色环保理念。

广医团委书记吴欣遥表示,广医学子争当“突击队”、勇做“生力军”,将专业与实践紧密结合,奔赴乡村振兴一线积极作为、奋勇争先,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中,助力“双百行动”提档提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媒体链接: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5286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