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在线讯 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为无数个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新生,截止目前在该平台登记的志愿者人数已冲破百万大关。
7月31日,附属第二医院“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正式上线。即日起,公民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最快10秒就能完成登记,成为中国器官捐献志愿者。

(左起)胡以则教授、刘世明书记、赵洪涛秘书长、黄洁夫理事长、黄健清副校长、夏海晖处长、肖国宏院长启动平台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系统主任赵洪涛,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广州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夏海晖,我校副校长黄健清、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刘世明、医管处副处长李章生等出席启动仪式。附属第二医院肖国宏院长、邢洲副院长主持会议。启动仪式上,黄洁夫理事长、赵洪涛秘书长、黄健清副校长和刘世明书记分别致辞。
“施予受”平台器官捐献志愿者超过百万
黄洁夫理事长指出,器官捐献和移植涉及到一个国家的认知、文化、法制、宗教,涉及到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目前中国器官移植界根据中国国情已建立了一个符合世界伦理规范的器官捐献和移植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器官捐献“中国模式”。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可,“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目前成功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超过了100万余人。
赵洪涛秘书长对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发展历程及“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平台作详细的介绍。
黄健清副校长表示,历代广医人为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不断努力,附属第二医院成为我校第一所上线该登记平台的医院,很好地宣传并推动器官捐献事业,造福器官衰竭患者。
刘世明书记说,附属第二医院致力于推进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发展,“施予受”平台的上线启动,将更大程度加大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自愿捐献的意愿,使得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受益。
附二院器官捐献、移植数量、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第一批获得卫生部审批具备肾移植资质的医院,并在2011年成立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获取组织”。医院致力于推进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器官捐献和移植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2012年零的突破开始,捐献例数逐年增加,到2018年完成156例,至今共完成器官捐献528例,捐献大器官1665个;同期共完成肾脏移植1585例,器官捐献及器官移植的数量、移植质量位居广东省和全国前列。
附属第二医院肖国宏院长现场进行了登记演示,成为平台第1045062号器官捐献志愿者,希望通过医护人员的带头作用,鼓励更多人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
为感谢附属第二医院在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积极宣传器官捐献工作中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特授予该院“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基地单位”并赠予感谢状。
关于“施予受” 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
公民自愿捐献是我国唯一合法的器官来源,器官捐献是器官移植事业的基础。“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站于2014年3月上线,2016年10月由基金会正式负责管理。2016年,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在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平台上线了“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中国公民器官捐献意愿表达进入互联网时代。2018年10月起,“施予受”平台拓展登记渠道,与各医院、医联体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