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表彰名单。其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科部副主任印根权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紧密围绕“呼吸疾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以及早期干预”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从1979年即开始深入研究,取得众多全国乃至国际领先成果。在国际率先提出隐匿性哮喘、慢阻肺早期干预与综合防控等创新理念,构建了国际领先的慢阻肺早期干预与综合防控的社区模式、肺癌复发的分子标记物评估及预测模型等,大力开展无管微创、呼吸介入术式的全国和国际推广等,为我国呼吸疾病的早筛、早防、早诊、早治及预后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呼研院在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历来是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的先遣队和主力军,推动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发展,并促成国家多项政策法规的制定。呼研院成立至今,在NEJM,The Lancet,BMJ,JAMA,CELL,JCO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逾750余篇。
精准揭示我国慢阻肺防控现状和危险因素,引领全球慢阻肺早期防控。呼研院通过对健康人群的早期预防、早期慢阻肺患者的精准干预,以及传统药物的创新使用等方法和策略,取得多项全球领先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慢阻肺群防群治的总体目标。
明确中国哮喘的流行特点以及关键危险因素,实现哮喘精准诊治的个体化模式。呼研院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化,临床研究面向国家需求”为宗旨,开展系列创新研究。首次提出“隐匿性哮喘”与“胸闷变异性哮喘”的概念,建立了过敏原分析及气道激发的新技术,牵头制订了中国第一部循证咳嗽诊治指南,以及构建了哮喘综合防治及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新策略等。
建立国际领先的肺癌微创手术与早防早控体系,大幅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国际首次提出并贯彻肺癌手术“全程微创”理念。自主研发了全流程革新的肺癌微创根治术体系,使胸腔镜微创手术适用于95%以上肺癌手术,并证实微创对比开胸手术可提高6%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减少60%;率先将高选择性自主呼吸麻醉模式应用于微创胸外科手术,实现完全“无管化”。发现一系列与肺癌相关的新标志物,创建2个国际认可的肺癌复发预测模型,推进精准治疗。
新冠疫情肆虐,英勇之师再度出征。呼研院长期致力于急性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病的防治,在抗击SRAS、MERS等新发冠状病毒疫情中发挥先锋作用,建立了先进的呼吸道病毒防诊治研究平台与防控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全国创新争先奖(团队),以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殊荣。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

近年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按照“全面融入广州,强化学科建设;改善就医服务,提升就医体验;加强医院管理,提质降耗增效;真心帮扶基层,提升基层能力”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省级区域医学中心,人民心中满意医院”。曾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级以上荣誉30余个。2023年度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发布,该医院在全国1588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中评定等级为A+级,排名跃居全国前10%。
医院总建筑面积34.7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2560张,实际开放床位1780张,共设临床医技科室74个。现有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外科)、3个国家级诊疗基地、1个院士工作站、1个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20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等。
作为广州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学院,目前在站博士后14人,在院培养的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96人、本科生309人。承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11人以及进修生、实习生424人。
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已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评审,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是广东省第二批20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建设单位之一,是广东省最早装备智能发药机器人和先进轨道物流系统的医院之一,也是较早开展移动查房与移动护理的医院。积极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与21家基层医院开通远程医疗平台,已完成85万人次的远程会诊。
医院设立了中心实验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生物样本资源中心、分子诊断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等科教平台。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药物临床试验立项171项等。
医院于2010年5月启动“天使医疗行动”,对患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的贫困患者实施专项救助。自2005年启动基层帮扶活动、派出第一批驻院医疗队至今,共派出356名医疗骨干及优秀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帮扶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印根权

印根权,男,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第十党总支书记、呼吸科党支部书记、内科部副主任、呼吸科病区主任。从事儿内科工作32年,曾入选卫生系统十佳优秀青年、广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个人、广州市书香家庭等。曾作为卫生部专家援助河南进行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并作为援非专家赴加纳工作2年,所在援加纳医疗队被国家卫健委评为优秀援非医疗队。
印根权同志擅长儿童呼吸疾病诊治,三十年来,一直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品德高尚,乐于奉献。印根权同志作为中心呼吸科病区主任,带领团队不断进步,所在专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22年12月,印根权同志临危受命,任中心增城院区救治新冠病毒感染儿童总协调。短短1个月,奋力完成增城院区感染科从无到有,以3天增开1个新科室的速度建成7个病区,建立全面完善的收治流程、沟通机制、医疗质量监控等制度。
印根权同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印根权同志每天的门诊量较多,经常延长看诊时间。下班后就不停地回复36个微信群里的各种问题,遇到特别焦虑的家长,就会电话沟通,有时回复到深夜,极大地为患者提供了服务。他还在视频号、快手、小红书等上传科普视频达600多条,经常宣传健康理念,从思想上解决患儿家长负面情绪,现有粉丝量达200万人,单篇文章阅读量超10万多人,单条视频点击量最高超6500万人次。